推广 热搜:

多平台现小米“0公里二手车”,有人为赚钱、有人为流量

   日期:2025-09-01     来源:www.njabf.com    浏览:342    评论:0    
核心提示:编辑导语:小米继交付难题后再遇服务难题。中车网在《一边是80%以上的保值率,一边是一年降价7|8万,问界、小米保值率迷雾》一文中曾提到,在二手交易网站上,有不少小米品牌2025年新车且行驶里程低于100公里或里程极短的“二手车”在售,疑似前

编辑导语:小米继出货难点后再遇服务难点。

中车网在《一边是80%以上的保值率,一边是一年降价7|8万,问界、小米保值率迷雾》一文中曾提到,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有很多小米品牌2025年新车且行驶里程低于100公里或里程极短的“二手车”在售,疑似前阵子业内讨论较为火热的“0公里二手”。

多平台现小米“0公里二手车”,有人为赚钱、有人为流量

为了更深入知道事实,中车网问询了多位二手车范围从业人士与二手车经销商,试图找出小米“0公里二手车”的真相。

有人为流量、有人为赚钱

中车网注意到,现在二手交易平台上挂的公里数极低的小米SU 7,车价一般和新车官方报价持平或实惠10000元以内,而这部分车都明显标准为0过户、准新车。平台内部员工告诉中车网,这是降价后的价格。在年初和前几个月有相当一部分是需要加价2|4万元的。“这类大多数是黄牛手里的,也有一部分是个人二手车经销商。为了在这车火的时候加价挣一笔,目前产能上来了,有一部分就砸手里了。”

当中车网问及这车有无市场时,上述员工回话:“新出的时候,有黄牛提到车直接加价4万多出手,也有人买。毕竟这车热度高,买到手租车都适合。还有一些拍视频的,买了拍完视频转手再卖依旧不亏。”

多平台现小米“0公里二手车”,有人为赚钱、有人为流量

现在,小米SU 7的热度稍减,小米YU 7正在重复这一场闹剧。

中车网联系到一个济南当地的二手车经销商,他表示手里现在有几个版本的YU 7,都是准新车,可贷款也可全款,价格比新车官方报价贵2万元左右。“SU 7当时我卖了得有4、5台,确实也挣到了,当时最夸张都加到4|5万元了,目前YU 7的加价明显没当时‘疯狂’了,而且问的人少。”当中车网问及,这算不算与众不同的“0公里二手车”时,该车商表示,有需要才有市场,这虽不是车企主导的,但有的商家是参与的。“你看有的几十公里的车,有一部分就是在商家那里走一圈然后到大家这的。”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目前YU 7的准用户大多数还在等着排产,提车周期3|10个月不等,有等不了的就要选择来打听、询价。“询价的不少的,还有大家同行没途径的都找我来问。”但他直言,目前比上个月已经有打折了,机会不可遇。

聊到最后,这位车商还主动问及“需不需要找个时间来试一试车,我这里一定比平台上要实惠一下,机不可失啊。”在中车网联系该车商后两天,车商还在追问“考虑咋样了,先来试一试,爱不爱,绝对一手新车。”等等说辞轰炸,不难看出其想卖车的心情和迫切性。

与二手车经销商心情相差无几的还有平台价格的波动,从刚开始的加价几万,到目前的加价固定在1|3万元左右,大多数后面还标注着“已减xxx元”。

小米正在失信买家

在小米汽车深陷“0公里二手车”风波之际,YU 7第三陷入支付争议。

8月26日,副总裁李肖爽在微博回话YU 7准用户被需要汽车下线7天内付尾款的矛盾,但网友好像并不买账。这已是小米汽车第二次因尾款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一边标榜“用户至上”,一边却对买家上演“付款倒计时”,这种割裂操作叫人哑口无言。

一位YU7准用户报料,汽车下线后物流耗时5天,到店后仅剩2天时间验车+付款。出货方不只拒绝延期,还威胁取消订单,客服交流也无果。而对比其他用户享受的“到店7天付款”待遇,这一不同对待暴露了小米出货步骤的混乱与双标。更讽刺的是,此前小米SU7就出现过“汽车未下线就需要7天内付尾款”的争议,现在相同种类问题重现,难免叫人质疑:小米汽车的出货体系有没吸取教训?

小米汽车从发布之初就强调“高档体验”,但尾款逼单、定金威胁等操作却透露出传统车企的“卖方傲慢”。

多平台现小米“0公里二手车”,有人为赚钱、有人为流量

追溯历史,YU7 的付款风波并不是孤例。此前 SU7 Ultra 用户就遇到过“未下线先付款”的魔幻操作,有用户在出货周期还剩数月时就被需要30天内付清尾款,不然2万元定金打水漂。小米销售的讲解更显傲慢:这是针对“有不提车征兆”用户的风控手段。

依据可查数据显示,在小米汽车 103 件投诉中,订金纠纷高居前三。在一家以“客户体验”为卖点的科技公司,却让用户在付款阶段格外不满。有不少用户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已退款,不再信赖”。

小米作为一家从网络行业跨界到汽车行业的公司,它的成功非常大程度上依靠于其高效的经营模式。但在汽车这个大宗消费品范围,服务的链条远比卖一部手机要长得多,也复杂得多。

怎么样在坚持原则、保证效率、打击黄牛的同时,也能给予普通买家更多的理解、信赖和灵活处置的空间,这可能是小米汽车在飞速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考虑和优化的一个要紧课题。

 
打赏
 
更多>同类汽车新闻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汽车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第一车网,二手车,二手车直卖网,二手车交易市场,二手车交易平台,二手车交易,二手车平台